喆安宏观趋势月报|金融数据开门红 实体融资需求走强

喆安(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4-02-23 本文章360阅读


1. CPI同比下降0.8%,环比进一步上涨


1.1 主要数据


1月份CPI 同比下降0.8%,环比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5.9%,环比上涨0.4%;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4%,环比上涨0.2%;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1%,环比上涨0.2%;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环比上涨0.4%。


1.2 节日激起居民消费热情,后续状态有望延续


1月份,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CPI环比上涨;受上年同期春节错月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下降。

从具体数据来看,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5.9%。食品中,猪肉、鲜菜和鲜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7.3%、12.7%和9.1%,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非食品中,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家政服务和其他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5%和2.4%,涨幅均有扩大;旅游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有所回落;飞机票价格同比下降13.6%,降幅有所扩大。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其中能源价格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

从环比看,受寒潮天气和春节临近等因素影响,虾蟹类、鲜菜、薯类及鲜菌价格分别上涨9.3%、3.8%、1.5%和1.3%;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鸡蛋、食用油、鲜果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1.7%、1.0%、0.5%和0.2%。出行需求增加,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12.1%和4.2%;受节前务工人员返乡及服务需求增加影响,家政服务、美发和母婴护理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8%、4.6%和1.5%;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1.0%。

当月核心CPI同比仍保持稳定正增长,意味着尽管整体CPI连续四个月同比负增长,但当前并未形成通缩格局。2月春节错月效应影响反转,CPI同比或将恢复正增长,此后有望基本延续正增长状态。


2.PPI同比降幅收窄,环比下降0.2%


2.1 主要数据


1月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环比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1%,环比下降0.2%。


2.2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部分行业淡季周期来临影响PPI


1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等因素影响,PPI同环比下降,但降幅均收窄。

从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1%,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6.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6.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4.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4.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3.0%,上述5个行业降幅比上月均有收窄,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1.47个百分点,对PPI的下拉作用比上月减少0.28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8.0%、2.9%,降幅比上月均扩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3.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受国际市场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0.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7%,降幅均有收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3%,其中锌冶炼、铝冶炼价格分别上涨0.7%、0.6%。钢材节前补库需求增加,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4%。部分地区采暖需求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微涨0.1%。化工产品、水泥等工业品需求偏弱,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6%。锂离子电池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2.6%、0.3%、0.3%。



3.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非制造业平稳扩张


3.1主要数据


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9.2%,比上月上涨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非制造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延续平稳扩张走势;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较上月上涨0.6个百分点。


3.2 大型企业表现良好,企业预期基本稳定


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指数扩张加快。生产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升至近4个月以来的高点。从行业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医药等行业生产指数位于53.0%以上,相关行业生产扩张较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生产指数位于收缩区间,企业生产活动放缓。新订单指数有所回升。新订单指数为49.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市场内外需求景气度有所改善。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3%、50.2%和50.3%,均位于临界点以上;高耗能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7.0%,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市场需求仍显不足。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回升,企业产能释放较快;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较低。

非制造业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受冬季低温天气及春节假日临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进入施工淡季,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行业看,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3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4个,服务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在节日效应带动下,居民出行消费意愿增强,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市场活跃度有所回升;铁路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同时,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位运行,景气水平偏弱。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3%,与上月基本持平,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前景信心稳定。

1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保持扩张。


4. M2同比增速有所放缓,M1同比跳涨至5.9%


4.1 主要数据


1月,M2余额297.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个和3.9个百分点;M1余额69.42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月末高4.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M0余额12.14万亿元,同比增长5.9%。


4.2 多因素影响M2增速回落,剪刀差大幅收窄


M2增速继续回落,一是受去年高基数影响,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增拖累M2增速,在高基数下1月同比少增较符合预期。二是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效,人民币贷款同比小幅多增,也支撑了M2增速。开年首月贷款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稳固。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效,也减少了金融体系的资金空转和套利。三是受春节错位因素影响造成波动。央行此前指出,高频数据往往会受到各种季节性扰动因素的影响,春节就是最大的扰动因素。

1月M2与M1剪刀差为2.8%,较上月大幅收窄。本次M2-M1剪刀差大幅收窄,主要在于M1增速的明显回升。一方面我国经济逐渐恢复,1月PMI三大指数均环比回升,利好企业活期存款增加。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2%、50.7%和50.9%,分别比上月上升0.2、0.3和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春节前企业往往会发放年终奖,因此1月份企业活期存款大幅提升。再者,财政政策支持下财政资金转为企业活期存款也有一定积极影响。



5. 社融规模超市场预期,存量增速维持不变


5.1 主要数据


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总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4.29万亿元,同比增长9.5%。


5.2 社融结构有所改善,政府债融资占比下降

从新增社融结构来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84万亿元,同比少增91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89亿元,同比多增112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59亿元,同比多减94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732亿元,同比多增79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635亿元,同比多增267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835亿元,同比多319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947亿元,同比少119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22亿元,同比少542亿元。

从存量社融结构来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0.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6万亿元,同比下降0.9%;委托贷款余额为11.23万亿元,同比下降0.7%;信托贷款余额为3.98万亿元,同比增长6.3%;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05万亿元,同比增长3%;企业债券余额为3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政府债券余额为70.0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47万亿元,同比增长6.9%。

从结构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持平;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9%,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2%,同比低0.6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2%,同比高0.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低0.1个百分点。

考虑到银行有“开门红”的行为,去年下半年各项政策持续显效,预计今年一季度社融等数据会保持较快增长。



(以下无正文)



一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