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指根据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和投资法规所规定的有资格投资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专业投资者。例如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指由喆安(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发布的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本公司可更改或修订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毋须事前通知,本公司并不承诺实时更新本网站信息及资料。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1. 工业生产明显提速 出口继续上行
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 0.97%。1-4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3%。发电量同比由上月的2.8%上行至3.1%。工业企业出口增速持续上行,同比由3月的1.4%上行为7.3%。
具体来看,4月采矿业同比上行1.8个百分点至2%,原煤产量同比由3月的-4.2%上行至-2.9%;天然气产量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至3.2%。制造业同比由上月的5.1%上行至7.5%;高技术产业同比由上月的7.6%上行至11.3%,上行速度快于制造业整体上行幅度。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上行0.9个百分点至5.8%。
4月份,汽车制造业同比上行6.9个百分点至16.3%,上行幅度相对最大,汽车产量同比由6.5%上行至15.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速高位继续上行,集成电路产量也保持上行,工业机器人产量上行幅度较大;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也保持高增。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速上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向好。橡胶和塑料制品、纺织行业上行速度较快,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行较慢。钢材产量同比小幅回落,地产、基建相关产业链依然承压。
4月份,中国进出口数据创历史同期新高,好于市场预期。4月份,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0%。其中,出口同比增长5.1%,进口同比增长12.2%。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7%。其中,出口7.81万亿元,增长4.9%;进口6万亿元,增长6.8%;贸易顺差1.81万亿元,收窄0.7%。按美元计价,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4万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1.1万亿美元,增长1.5%;进口8439.1亿美元,增长3.2%;贸易顺差2556.6亿美元,收窄3.9%。
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98万亿元,增长5.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65.1%。其中,出口5.14万亿元,增长6.6%;进口3.84万亿元,增长3.6%。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2.39万亿元,增长0.8%,占17.3%。其中,出口1.5万亿元,下降3.8%;进口8830.8亿元,增长9.7%。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92万亿元,增长14.9%。其中,出口7280亿元,增长11.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16.9%。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18万亿元,增长8.5%,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1.32万亿元,增长10%;自东盟进口8621.8亿元,增长6.1%;对东盟贸易顺差4560.1亿元,扩大18.1%。欧盟是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75万亿元,下降1.8%,占12.7%。美国是第三大贸易伙伴,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47万亿元,增长1.1%,占10.6%。韩国是第四大贸易伙伴,与韩国贸易总值为7287亿元,增长5.5%,占5.3%。
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54万亿元,增长10.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54.6%,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06万亿元,增长9%,占出口总值的64.7%;进口2.48万亿元,增长14.4%,占进口总值的41.4%。国有企业进出口2.21万亿元,增长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其中,出口5960亿元,下降0.7%;进口1.61万亿元,增长3%。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02万亿元,下降0.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29.1%。其中,出口2.14万亿元,下降2.1%;进口1.88万亿元,增长1.1%。
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4.62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59.2%。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4349.2亿元,增长9.7%;集成电路3552.4亿元,增长23.5%;手机2667.6亿元,下降5.5%;汽车2548.5亿元,增长24.9%。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32万亿元,增长6.9%,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3236.3亿元,增长3.3%;纺织品3145.9亿元,增长4.6%;塑料制品2460.2亿元,增长11.8%。出口农产品2224.3亿元,增长2.6%。
2. 房地产投资继续下滑 基建投资有所放缓
2024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4.2%,前值4.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至-9.8%;基建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97个百分点至7.78%,基建(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6%;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9.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回落0.2个百分点至0.3%。从环比看,4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 0.03%,前值为0.27%。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行,第二、三产业增速下滑。东北地区增速下行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小幅下跌,东北和西部地区也有所下滑。房地产新开工、施工跌幅收窄,但仍处低位。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至-9.8%,增速不及市场预期。细分项来看,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跌幅收窄3.2个百分点至-24.6%。
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同比由-11.1%上行为-10.8%,竣工增速由-20.7%小幅上行为-20.4%。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由-19.4%下降为-20.2%,商品房销售额由-27.6%下跌为-28.3%。住宅待售面积持续上行,库存去化压力依然较大。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增速由-26%上行为-24.9%。从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来看,4月拿地再度下滑,一方面房企拿地依然谨慎,另一方面叠加“以旧换新”等政策影响土地供应减少。
央行在5月17日“四箭齐发”助力稳楼市(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5个百分点+取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各期限品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通过降低购房门槛,减少购房成本来提振市场购房信心,意在扭转房价心理预期。
资金投放节奏影响下,基建增速放缓。数据显示,基建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97个百分点至7.78%,基建(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6%,增速不及市场预期。年初以来专项债投放速度偏慢,部分影响了基建增速。从细分项来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滑幅度较大,增速仍处高位,电力对基建的支撑作用依然较强。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也小幅回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速小幅上行,设备更新政策给行业带来一定助推。
5 月 19 日,国家发改委透露,目前,增发国债项目已落地的 1.5 万个项目中,1.1 万个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 72%,剩余项目将力争在 6 月底前全部开工。目前,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进展比较快,京津冀 3 省市的项目开工率已达到 95%,而相比全国层面 72%的开工率,其余省份开工进程可能偏慢。
2024 年,全国两会明确表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 1 万亿元。4月 30 日政治局会议表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从 5 月 13 日财政部公布的特别国债发行计划来看,1万亿超长特别国债的发行相对分散地分布在5-11 月,6-10 月发行只数相对较多。再结合去年增发的 1 万亿国债开工速度较慢,以及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偏慢,可以预见,2024年基建发力可能相对靠后。
3. 内需消费不足 社融转负
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增速下滑,出行相关消费回落。2024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由上月的3.1%回落为2.3%,市场预期4.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增速由上月的3.9%下跌至3.2%;餐饮同比由上月的6.9%下跌至4.4%,商品零售同比由2.7%下行为2%;限额以上企业零售同比由上月的2.6%下跌至0.9%。网上零售增速同比回落,居民消费呈现节假日拉动效应加强的特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保持缓步修复的趋势,消费意愿再度反弹,收入保持稳步上行。
细分项来看,餐饮增速由6.9%下滑为4.4%。五一假期错位,去年同期出行、线下服务消费基数偏高,部分影响了线下消费表现。金银珠宝类增速下跌,部分受到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化妆品类消费回落,“6·18”活动即将在5月开启,部分消费需求后延。
通讯器材类增速大幅上行,部分新品上市带来一定助推。汽车类增速下滑主要受到高基数作用影响,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上行幅度较大,当前降价促销潮持续,给未来汽车销售带来支撑。地产下游的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速下滑幅度较大,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也小幅回落。
5月11日,央行发布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存款增加7.32万亿元。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前四个月净投放现金3866亿元。
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291.5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四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7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6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8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23万亿元。与2024年3月末相比,4月末存款余额减少9.82万亿元,其中4月存款减少3.92万亿元。从各部门的存款变化来看,4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减约6500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多减约1.7万亿元,政府性存款同比少增约4000亿元。
5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贷款主要投向了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供给端,以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等重资产领域为主,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多。而存款主要集中在居民部门,存款定期化呈现加剧趋势。社融同比增速下滑,主要源于债券融资较弱。从社融分项来看,主要源于未贴现承兑汇票以及政府债券的规模下滑。后续伴随特别国债增发、专项债放量提速以及信用平稳扩张等利好因素积累,将对社融增速形成稳定支撑。预计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稳固,叠加企业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信贷和社融规模有望逐步回升。
4. CPI温和回升、PPI连续6个月下跌
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6%;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上涨0.1%,上月为下降1.0%。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9个百分点。食品中,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鲜菜、虾蟹类、牛肉、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3.7%、2.8%、2.7%、2.3%和2.0%,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6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3%,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小长假期间出行增多影响,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均由降转涨,涨幅分别为15.3%、9.0%、4.0%和2.7%,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受国际金价和油价上行影响,国内金饰品和汽油价格分别上涨8.7%和3.0%,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5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C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7%,降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49个百分点。食品中,鸡蛋、牛肉、鲜果、羊肉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下降12.4%、10.4%、9.7%、6.8%和2.6%,降幅均有扩大;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由上月下降2.4%和1.3%转为上涨1.4%和1.3%。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7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能源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2.3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4%,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4.8%和6.5%,降幅均有收窄;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